在广信区尊桥乡茶园深处,“松野茶咖” 落地玻璃窗映着连绵茶田,游客捧着咖啡与远山同框;玉山县王宅水库边,“KUKU” 森林咖啡露营地的星空下,年轻人围炉煮咖…… 去年以来,上饶青山绿水间崛起 50 余家 “村咖”,以 “咖啡 + 田园” 模式爆红网络,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。
场景革命:卖咖啡更卖 “诗与远方”
“松野茶咖” 主理人余晴没想到,2 月开业的咖啡馆单日最高客流达 1200 人次。落地窗前,游客手持印有 “上饶白眉” 字样的咖啡杯,背后是层叠茶田 —— 这里将手磨咖啡与千年茶乡底蕴融合,推出 “茶咖特调”,还引入脱口秀、非遗手作体验,让一杯咖啡承载 “慢生活” 想象。
5 公里外的 “航线咖啡” 更具创意:临近三清山机场的地理优势,让顾客可捕捉飞机掠过茶园的瞬间。登机牌造型杯套、国风毛笔字布幔,将 “飞行浪漫” 与田园野趣结合,日销咖啡超 500 杯。主理人童志强直言:“年轻人来这不是为了咖啡因,是为了‘在茶园追飞机’的独特体验。”
流量密码:老屋改造 + 数字营销
广丰区铜钹山镇的 “云边” 咖啡馆,由 4 名 95 后用闲置老宅改造而成。主理人林天翔从装修起就在抖音、小红书发布 “老屋变形记”,单条视频获赞超 10 万。开业后推出 “山雾特调”(咖啡 + 本地蜂蜜),搭配茶园徒步路线图,成功吸引周边县市 “Z 世代” 打卡。
“松野茶咖” 则玩起 “轮值主理人” 模式:瑜伽老师来办户外冥想课,插画师现场创作茶田速写,50 余名跨界主理人自带流量,让咖啡馆每周都有新话题。章晨夫妇还开发茶咖衍生产品 —— 上饶白眉精油、柴窑面包,通过直播带货,周边农户的蜂蜜、茶叶销量增长 3 倍。
乡村蝶变:一杯咖啡激活 “美丽经济”
恩山村支书林品清见证了村子的蜕变:过去冷冷清清的茶村,如今周末单日接待游客超 2000 人,10 家农家乐家家爆满,村民摆摊卖茶点月入过万。“村集体以产业资金入股‘松野茶咖’,每年分红 2.8 万元,还带动 18 人固定就业。” 夏乐辉说。
玉山县 “KUKU” 森林咖啡更形成业态矩阵:咖啡露营地旁,新增亲子农场、山地骑行道,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,日租达 300 元。“年轻人带来流量,流量催生新业态,现在村里连便利店都新增了 3 家。” 谢仁财笑道。
从 “卖风景” 到 “造场景”,上饶 “村咖” 正以 “咖啡 +” 模式串联起茶产业、文旅体验、农产品销售。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全市 “村咖” 年均引流超 50 万人次,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超 8000 元。当拿铁遇上云雾茶,这杯 “乡村特调”,调出了城乡融合的新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