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广信区深耕乡村振兴发展沃土,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,匠心构建 "一村一品" 特色产业矩阵。通过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,让特色经济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,一幅产业兴旺、村民增收的生动画卷正在这片土地徐徐展开。
郑坊镇楼村村:黄桃产业绘就丰收画卷
盛夏时节,郑坊镇楼村村的黄桃种植基地迎来黄金采收期。连片桃林枝叶繁茂,套着防护纸袋的黄桃沉甸甸地悬挂枝头,宛如串串金黄的灯笼点缀山间。"目前早熟黄桃种植面积达 500 余亩,亩产突破 1000 斤。" 郑坊镇干部刘嘉明介绍道,当地以 "党建引领 + 产业赋能" 为发展主线,通过 "党支部 + 合作社 + 农户" 的联动模式,规模化培育黄桃、油桃等特色果品。
走进采摘区,村民们正熟练地将成熟果实摘入竹筐。据了解,每逢采收季,基地日均吸纳 30 余位村民参与采摘、分拣等工作,带动户均年增收 5000 元。这种家门口的就业模式,让乡亲们既能照顾家庭,又能共享产业红利,实现了 "土地生金" 的美好愿景。
石人乡荷叶村:小番茄种出甜蜜经济
与此同时,石人乡荷叶村的温室大棚内,小番茄迎来产销两旺的热闹景象。藤蔓间挂满了红似玛瑙、粉若珊瑚的果实,在阳光下折射出诱人光泽。果农魏灿水清晨六点便来到基地侍弄植株:"每天能挣百来块,在家门口赚钱就是踏实!" 基地采用绿色种植技术,通过精准灌溉系统和有机栽培方式,培育出的小番茄果肉饱满、汁甜如蜜,被消费者盛赞为 "记忆中的番茄味道"。
该基地于 2024 年 11 月试种,10 亩大棚预计亩产达 7000 余斤,按每斤 15 元的售价计算,经济效益颇为可观。采摘季从 5 月持续至 7 月,游客不仅能体验田间采果的乐趣,还能将新鲜果蔬直接带回家。基地负责人郑志芳表示,通过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,小番茄产业已成为荷叶村村民的 "甜蜜事业"。
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
从郑坊镇的黄桃林到石人乡的番茄棚,广信区正通过 "一村一品" 的产业布局,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。当地政府整合资源要素,在技术指导、市场拓展、品牌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,推动特色产业从单一种植向 "采摘体验 + 电商销售 + 深加工" 的全产业链延伸。这种发展模式不仅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,更构建起村集体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,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。